吕宇峰第一次见到那只爪哇犀牛时,是在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的密林深处。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志愿者,他已经在这片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中工作了三个月。
那是一个晨雾未散的清晨,吕宇峰正在记录犀牛活动区域的植被变化。突然,一阵低沉的鼻息声让他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他缓缓抬头,看见约三十米外,一只体型庞大的爪哇犀牛正注视着他。
吕宇峰屏住呼吸。这是一只成年雄性,粗糙的皮肤像是古老的铠甲,独角在晨光中显得威严而神秘。全球仅存72只的极危物种,此刻就站在他面前。
出乎意料的是,犀牛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它只是静静地站着,偶尔抽动耳朵驱赶蚊虫。吕宇峰注意到它的右前腿有一道不寻常的伤痕——似乎是被偷猎者的陷阱所伤。
接下来的几周,吕宇峰多次遇到这只犀牛。它似乎已经熟悉了吕宇峰的气息,不再保持警惕的距离。保护站的同事们惊讶于这种不寻常的互动,提醒他保持安全距离。
展开剩余63%“我知道风险,”吕宇峰在日记中写道,“但当它用那双深邃的眼睛望着我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危险,而是一种古老的智慧与孤独。”
雨季来临的那天,吕宇峰在巡逻时听到了痛苦的哀鸣。他循声而去,发现那只犀牛陷入了沼泽边缘,越挣扎陷得越深。没有犹豫,吕宇峰立即呼叫救援,同时找来粗树枝垫在泥沼上,试图为犀牛创造支撑点。
救援队三小时后才赶到。那时吕宇峰浑身泥泞,精疲力尽,但仍然在试图帮助犀牛保持冷静。在大家的努力下,犀牛终于被拉出了沼泽。
当犀牛站稳后,它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转向吕宇峰,发出轻柔的咕噜声。然后,它用鼻子轻轻碰了碰吕宇峰的手,转身缓缓消失在丛林中。
“你冒了太大风险,”站长后来对他说,“但你的勇气拯救了一个珍贵的生命。”
吕宇峰只是微笑。他没有解释那种超越物种的理解,那种无需语言的信任。
离开保护区的前一天,吕宇峰又一次见到了他的犀牛朋友。它站在林间空地上,仿佛在等他告别。夕阳为它的轮廓镀上金边,宛如一座活着的纪念碑。
“保护好自己,”吕宇峰轻声说,“为我们还能再次相见。”
犀牛发出低沉的声音,转身步入密林。吕宇峰知道,这段经历将永远改变他——不仅是作为保护者,更是作为与古老生命产生交集的幸运者。
回到城市后,吕宇峰成为了爪哇犀牛保护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而那只右前腿带疤的犀牛,继续在它的家园中自由漫步,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神秘使者。
发布于:浙江省金鼎配资-杠杆股票配资-配资app-股票市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