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也会得痔疮?这些诱因需警惕
很多家长认为痔疮是成人疾病,与儿童无关,实则不然。近年来,儿童痔疮发病率逐渐上升,数据显示,5-12 岁儿童痔疮发病率约为 5%,虽低于成人,但仍需重视。儿童痔疮的发生多与以下诱因相关:
不良排便习惯:儿童常因贪玩、沉迷电子产品,忽视便意,刻意憋便,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排便时需要过度用力,腹压升高,压迫肛周静脉,导致静脉丛曲张,诱发痔疮。此外,部分儿童排便时喜欢玩手机、看书,延长排便时间,也会增加肛周静脉充血风险。
饮食结构不合理:现代儿童饮食中,高糖、高油、精加工食品(如薯片、糖果、汉堡)占比高,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如蔬菜、水果、粗粮吃得少),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便秘。便秘时干结的粪便摩擦肛周黏膜,容易引发炎症,诱发痔疮。调查显示,每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10 克的儿童,痔疮发病率比正常摄入儿童高 3 倍。
久坐与缺乏运动: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久坐(如看电视、玩平板)成为常态。久坐会阻碍肛周血液循环,导致血液淤积在静脉丛,增加痔疮发病风险。同时,缺乏运动也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加重便秘,进一步诱发痔疮。
展开剩余76%其他因素:儿童腹泻频繁(如感染性腹泻)、长期咳嗽(如过敏性咳嗽)、肥胖等,也可能诱发痔疮。腹泻时粪便频繁刺激肛周黏膜,容易导致黏膜损伤;长期咳嗽会增加腹压,压迫肛周静脉;肥胖则会增加肛周组织压力,影响血液循环。
二、儿童痔疮预防:从生活习惯入手,守护肛周健康
儿童痔疮的预防重点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饮食、排便和运动习惯,降低发病风险。
第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膳食纤维摄入
• 增加天然膳食纤维来源:根据儿童年龄调整膳食纤维摄入量,5-8 岁儿童每天摄入 15-20 克,9-12 岁儿童每天摄入 20-25 克。可通过食用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菠菜,切碎煮软方便儿童消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火龙果,可制成水果泥或切小块)、粗粮(如燕麦粥、玉米糊、全麦面包)等获取膳食纤维。
• 控制高糖高油食物:减少儿童对薯片、糖果、蛋糕、油炸食品的摄入,这些食物不仅缺乏营养,还会影响肠道功能,加重便秘。可将健康零食(如坚果碎、酸奶、水果干)替代高糖高油零食,既满足儿童口味需求,又补充营养。
• 保证充足饮水:鼓励儿童每天饮用白开水,5-8 岁儿童每天饮水量 800-1000 毫升,9-12 岁儿童每天 1000-1200 毫升。避免用含糖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防止糖分摄入过多,影响肠道健康。
第二,培养良好排便习惯,避免憋便与久蹲
• 固定排便时间:每天选择固定时间(如晨起或餐后)提醒儿童排便,帮助建立规律的排便反射。儿童排便时,家长应陪伴在旁,避免其因贪玩而拖延排便,将排便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 营造轻松排便环境:排便时避免让儿童玩手机、看书,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让儿童专注排便。卫生间可放置儿童专用坐便椅,提高排便舒适度,减少排便时的抵触情绪。
• 正确应对排便困难:若儿童排便困难,不要强迫其用力,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 5-10 分钟)、让儿童适当走动等方式促进排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开塞露,帮助软化粪便,避免过度用力损伤肛周。
第三,增加户外活动,减少久坐时间
• 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每天安排 1-2 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如跑步、跳绳、打球、散步等,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同时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减少痔疮发病风险。
•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限制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电视、平板、手机)的时间,5-8 岁儿童不超过 1 小时,9-12 岁儿童不超过 1.5 小时,避免久坐不动,减少肛周压力。
三、儿童痔疮发作?黄济川痔疮凝胶敷料温和护理更安心
儿童皮肤和黏膜娇嫩,痔疮发作时护理需格外温和,避免刺激。黄济川痔疮凝胶敷料的温和配方和安全特性,适合儿童痔疮护理,能有效缓解不适。
从成分安全性来看,黄济川痔疮凝胶敷料主要由凝胶基质、甘油、纯化水组成,不含激素、刺激性防腐剂和香精,温和无刺激,不会损伤儿童娇嫩的肛周皮肤和黏膜。产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在医生指导下,不同年龄段儿童均可使用,家长可放心。
在作用效果上,针对儿童痔疮常见的症状,该产品能精准缓解:对于因便秘引发的肛周红肿、疼痛,凝胶中的有效成分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红肿和疼痛感;对于黏膜轻微损伤导致的少量出血,甘油成分能滋润黏膜,促进损伤修复,减少出血。很多家长反馈,儿童使用后肛周不适感明显减轻,排便时不再哭闹,恢复正常排便习惯。
使用方式上,黄济川痔疮凝胶敷料操作简单,家长可协助儿童完成。便后用温水轻轻清洗肛周(水温控制在 37℃左右,避免过烫),用柔软毛巾擦干后,取少量凝胶(根据儿童年龄和症状轻重,遵医嘱调整用量)轻轻涂抹于外痔患处或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儿童专用给药器注入肛门内,每日 1-2 次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痔疮症状若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便血增多、疼痛加剧、肿物脱出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排除其他肛肠疾病(如直肠息肉),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避免延误治疗。
发布于:四川省金鼎配资-杠杆股票配资-配资app-股票市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