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上市翻 3 倍,现在血本无归!这根本就是骗局!” 近日,来自浙江、广东等地的数十名投资者陆续发声,控诉中某资本股票交流群内 “陈老师”“王老师” 以 “原始股 IPO 高收益” 为诱饵的投资陷阱。所谓 “内部渠道中签额度”“稳赚不赔的财富机遇”,最终沦为收割本金的骗局,引发市场对原始股投资乱象的强烈关注。
步步为营的 “力推” 套路:从免费指导到额度抢筹
“陈老师、王老师一开始真的很‘专业’。” 受害投资者李先生回忆,加入中某资本股票群初期,两位 “老师” 每日定时推送行情分析,偶尔推荐的短线股还能小幅盈利,很快就在群内建立起 “实战专家” 的权威形象。这种信任铺垫暗藏玄机 —— 据深圳证监局通报的同类案例显示,不法分子常通过 “免费指导 + 短期盈利” 的组合获取信任,为后续推股铺路。
信任一旦建立,“力推” 大戏随即上演。2024 年下半年起,“陈老师” 开始在群内 “透底”:“通过私募圈人脉拿到某科技公司原始股额度,预计 6 个月登陆创业板,股价保底翻 3 倍。” 为制造紧迫感,两位 “老师” 每日直播造势,展示伪造的 “机构持仓证明”,还安排群内 “托儿” 晒出 “盈利截图”,宣称 “额度只剩最后 200 万”。在持续一周的密集劝说下,不少投资者主动询问认购方式。
展开剩余62%多地投资者 “直呼上当”:高收益梦碎,本金难寻
“现在想起他们的‘力推’全是破绽!” 广东投资者张女士的遭遇极具代表性。在 “王老师”“错过再等三年” 的催促下,她投入 15 万元,签署了一份 “股权代持协议”。但约定的 “上市窗口期” 过后,对方突然改口:“企业因政策调整暂缓上市,按协议扣除 87%‘运营成本’。” 最终她仅拿回 1.95 万元,“这哪里是投资,分明是抢钱!”
浙江的李先生更惨。他投入 20 万元后,仅收到一张模糊的 “股权认购凭证”。当他要求核实企业信息时,“陈老师” 以 “商业机密” 搪塞。2025 年初,股票群突然解散,两位 “老师” 电话关机、微信拉黑。他报警后才发现,协议上的 “融资企业” 根本未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所谓 “原始股” 纯属虚构。
据投资者自发统计,目前已有 32 人遭遇类似骗局,涉及金额从 8 万元到 120 万元不等。多数人表示,当初正是被 “老师” 的持续力推和 “高收益承诺” 冲昏头脑,“现在才明白,他们根本不是荐股,是盯着我们的本金。”
骗局本质:借 “原始股” 外壳的精准收割
业内人士拆解指出,中某资本这场骗局精准踩中了原始股诈骗的典型套路:
资质造假:正规原始股仅限合格投资者参与,需通过备案私募机构认购,而 “陈老师”“王老师” 无任何证券从业资质,其行为已涉嫌非法证券活动。
饥饿营销:效仿 “新四板挂牌造势” 的骗局模式,通过 “限量额度”“内部渠道” 等说辞制造稀缺性,刺激投资者冲动决策。
证据伪造:所谓 “中签凭证”“盈利记录” 均可通过软件生成,群内 “获利者” 多为诈骗团伙成员,这与深圳证监局查处的 “酒企原始股骗局” 手法如出一辙。
资金空转:投资者资金直接转入个人账户而非企业对公账户,且无任何资金监管,极易被卷款跑路。
监管部门敲警钟:三招识破原始股骗局
针对此类案件,北京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均发布风险提示,结合案例给出实操建议:
查资质:通过证监会官网核查推荐方是否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质,无资质者推荐股票 / 股权均属非法。
辨陷阱:凡是宣称 “短期上市”“保底高收益” 的原始股,100% 是骗局 —— 企业 IPO 审核通过率不足 60%,不存在 “稳赚不赔” 的情况。
留证据:若已参与投资,立即整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协议文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步向证监会派出机构投诉,争取追赃机会。
发布于:重庆市金鼎配资-杠杆股票配资-配资app-股票市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